星島日報 : 應否穿壓力襪?

近年壓力襪的使用漸漸普及,既有跑步及行山人士歡迎的「運動型」,亦有愛美一族使用的「瘦腿型」。 這類普及化的壓力襪,原理多源自傳統用於控制靜脈曲張的「醫用型」壓力襪。特點是使用「漸進式壓力」, 即壓力由腳跟開始向上沿小腿及大腿方向續漸遞減,在腳跟位置的壓力最大,小腿或大腿位置的壓力最輕。 此原理是仿照足部活動時,小腿肌肉的收縮及放鬆,令血液向上輸送,避免血液於小腿及足踝位置積聚,以加速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臟,減少下肢靜脈所受壓力。 一般醫用型壓力襪用於靜脈曲張及蜘蛛網狀靜脈等患者,具舒緩症狀、減慢病情惡化功效。由於這類襪的壓力較大,故應該於醫護人員指引下使用,而包裝上亦會註明該襪提供之壓力度數,以防誤用。 誤用可致靜脈曲張 曾經有病人誤以為穿緊一點的襪也可有同樣功效,結果反令血液循環更差及足部發脹。因普通襪的設計,最緊的地方一般在襪的頂部,即大腿或小腿位置,這樣會令足部血液回流更困難。早前亦有報道指,長期穿設計不當的美腿壓力襪,可令人更容易出現靜脈曲張。 運動壓力襪理論上可支援及承托肌肉、減少肌肉震動而減低運動時的疲勞及勞損。至於瘦腿型壓力襪,恐怕只是推廣宣傳伎倆,現未有任何醫學數據支持,用家別抱太大期望。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

星島日報 : 應否穿壓力襪? Read More »

信報:我要穿壓力襪嗎?

近年壓力襪的使用漸漸普及。既有跑步及行山人士歡迎的「運動型」,亦有愛美一族使用的「瘦腿型」。究竟它們背後的醫學理論是怎樣?穿著後又是否有效呢?其實這些普及型壓力襪的原理,是沿自傳統用於控制靜脈曲張的「醫用型」壓力襪。其特點是使用「漸進式壓力」,壓力由腳跟開始向上順著小腿及大腿方向逐漸遞減,即在腳嘍位置之壓力為最大。而在小腿或大腿位置壓力為最輕。 其原理是仿效足部活動時,小腿肌肉收縮及放鬆,將血液向上排走,避免血液在小腿及足踝位置積聚。加速下肢血液回流到心臟,減少下肢靜脈承受壓力。一般來說醫用型壓力襪,是用於靜脈曲張及蜘蛛網狀靜脈等患者,具舒緩疽狀、減慢病情惡化功用。由於此類襪壓力較大,最好由醫護人員處方後才使用比較安全,而包裝上亦會注明該襪所提供之壓力度數,確保妥善使用。 曾有病人誤以為穿一對緊身一點的襪也有同樣效果,結果令血液循環更差,足部發脹。因一對普通襪設計最緊的地方,一般是在襪頂,即大腿或小腿位置,這樣便會足部血液回流更困難。早前亦有報道指,有人因長期穿著設計不當的美腿壓力襪,反而令靜脈曲張更容易出現,就是這個原因。 非醫療室用的壓力襪,一般壓力比較低,但其原理都是使用漸進式壓力,幫助血液循環。穿著運動壓力襪,理論可支援及承托肌肉、減少肌肉震動,從而減低運動時的疲勞和勞損,以加強運動效能;亦可促進血液循還,加快新陳代謝,有助排走肌肉因運動產生的乳酸,減低疲勞。 但現今的數據只能證明穿著後可減少運動後之肌肉酸痛,加快復元。至於能否跑「快點遠點」,提升耐力表現等問題則存疑。但因設計精美,單是「型點靚點」已足以令運動型壓力襪大受歡迎。至於瘦腿型壓力襪,恐怕只是推廣宣傳伎倆,未有任何數據支持,請不要抱太大期望。

信報:我要穿壓力襪嗎? Read More »

AM730:運動員也穿壓力襪?

今屆的奧運會,電視轉播了多場比賽,全都精彩萬分。 大家於觀看比賽的時候,又有否留意到, 有不少運動員於比賽期間,雙腿都穿了一對長長的襪子,其中一場中國對韓國的羽毛球比賽,兩位選手都不約而同地穿着了, 究竟這是什麼的襪?為什麼運動期間,已經大汗淋漓,還要用長襪把小腿包起來? 原來這些襪可不是普通的長襪,其設計及原理,跟醫學上常用的壓力襪相類似。這些襪的壓力分佈,是用上醫學上”漸進式壓力” 的原理。 一對普通的長襪,為避免於穿着時滑下,一般會在襪的頂部加壓,但這設計就增加了足踝或小腿血液回流的壓力,不太有利血液循環。 相反地,漸進式壓力襪的設計便剛好相反,當穿着的時候,襪子最緊的地方,是足踝附近的位置,而壓力會逐漸由下而上地減少,這設計可減少積聚於足踝附近的血液,亦有利血液由下而上地回流心臟。 這種設計的壓力襪,醫學上常用於靜脈曲張,或手術後臥床的病人,目的都是幫助他們的靜脈血液回流。 近年,在運動醫學界,就把這種設計,搬到運動員身上,再引申出各種理論上,能增強表現,加速復原,減少受傷,等等的好處。 當然,理論歸理論,穿了之後是否真的能在運動場上跑快點,走遠點,文獻上還未有足夠數據支持。 但各大運動品牌,已急不及待,推出多種美輪美奐,質料上乘的運動壓力襪,固很多專業或業餘的運動員也樂於使用。

AM730:運動員也穿壓力襪? Read More »

明報:3款壓力襪或未能促進血液回流 消委會:壓力襪非愈緊愈好

壓力襪主要用於促使下肢血液回流,減低下肢靜脈及靜脈瓣膜承受的壓力,預防靜脈曲張或防止其惡化,不過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10款壓力襪,發現樣本表現參差,3款或未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7款型號未有提供詳盡尺碼資料,消費者難以選擇合適尺碼;另外5款標示成分與實際不符,其中2款的差異情況嚴重,轉交海關跟進。 消委會測試10款樣本中,7款為及膝襪款式,3款為襪褲款式,產品標示可提供的最大壓力由18至25.5mmHg,售價由139元至468元。測試主要比較樣本的壓力表現、耐用程度、舒適程度及纖維成分脗合度等。 壓力襪樣本中,1款售價較低(148元)的樣本「SLIMWALK」,獲最高的5分,而售價最高(468元)的樣本之一「ofa bamberg」只獲3分,反映樣本價錢與表現無必然關係。 消委會指出,壓力襪提供的壓力必須平均分佈,達至下緊上鬆才可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向上推進至心臟的功效,惟3款壓力襪或未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其中「ofa bamberg」、「旅行家KOOLFREE」及「sk ANGEL」在小腿所提供的壓力為足踝壓力的88.8%至90.4%,壓力比例高於標準要求的上限(85%),代表小腿與足踝之間的壓力分別不大,或未能有效將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耐用程度方面,全部樣本經反覆洗滌及晾乾50次後,出現不同程度收縮。「旅行家KOOLFREE」於小腿及大腿位置量得的平均壓力值較洗濯前分別增加35%及25%,「sk ANGEL」於大腿位置的壓力值則增加40%,遠超參考標準的要求。至於洗濯後的壓力比例,「旅行家KOOLFREE」於小腿與足踝的壓力比例達108.6%,即小腿位置的平均壓力值較足踝大,有機會產生「止血帶」效應,影響使用者的血液流動。 針對壓力襪,消委會作出以下提醒:

明報:3款壓力襪或未能促進血液回流 消委會:壓力襪非愈緊愈好 Read More »

【消委會】壓力襪表現參差三款難預防靜脈曲張

長期站立工作的上班族及少活動或是靜脈瓣膜老化的長者,都是罹患靜脈曲張的高危族群。為了緩解腿部不適症狀,預防靜脈曲張,不少人會選擇穿著壓力襪。消委會今日(15日)出版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檢視市面上10款壓力襪在壓力、耐用性、舒適性、標籤資料等方面的表現,發現有三款未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一款洗濯後嚴重縮水變形,而且大部分型號未提供詳盡的尺碼資料,變相令消費者難以選擇適合的尺碼。 此次共測試10款壓力襪,當中SLIMWALK表現最佳,總體得分達5星,售價只有148元,物美價廉;而售價139元、sk ANGEL的一款壓力襪在壓力表現及耐用程度方面都表現欠佳,總評只有1星。消委會並提醒,壓力襪並不是越緊越好,若無嚴重的靜脈曲張,自行穿上壓力過大的壓力襪,反而影響血液循環、造成反效果。 今次消委會的測試由本港獨立實驗室進行,參考國際ISO標準、英國BS標準、美過紡織化學師協會AATCC標準、美國材料及實驗協會ASTM標準及日本JIS標準進行。其中SLIMWALK(PH652)、CAROLON(Health Support Medical Compression/Knee C)以及Gloria(Lady Gloria 18 Support Stockings/G-140-PS4)綜合表現較好。 因中高壓及高壓級別的壓力襪須經由醫生或專業人士診斷後處方購買,是次消委會測試的10款壓力襪均為非處方、可公開購買到的產品,主要用作預防靜脈曲張或防止症狀惡化。10款當中,有3款為襪褲款,7款為膝襪款式,售價介乎於139元至468元之間。 3款壓力比例不合要求 或不能有效促進血液回流 消委會指,壓力襪所提供的壓力必須平均分布,且需要下緊上鬆,才能達到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向上推進至心臟的功效。售價達468元的德國產「ofa bamberg」膝襪(gilofa 2000 Support and travel stockings)、165元「旅行家KOOLFREE」(醫用輔助健康壓力襪/28901)、以及「sk ANGEL」(保健舒適壓力褲/8002)在小腿提供的壓力位足踝壓力的88.8%至90.4%,壓力比例不符合要求,或許未能有效將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sk ANGEL受測試的襪褲大腿所有壓力只有小腿的35.3%,低於標準下限,同樣未能有效將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2款洗濯後變形不合格 1款嚴重縮水 甚至有「止血帶」效應 ​ 壓力襪為貼身衣物,需經常清洗保持衛生。技術人員參考ISO 6330標準對樣本進行50次洗滌及晾乾,發現有2款壓力比例變化較大,超過參考標準的要求。 其中「旅行家KOOLFREE」小腿位置的平均壓力值較足踝大,用家穿上身後容易產生「止血帶」效應,影響血液流動。另外「sk ANGEL」壓力襪的壓力比例亦變化較大,不符合標準要求,未能有效幫助血液回流心臟。 經過洗滌後,大部分壓力襪在外觀上沒有明顯變化,但「ofa bamberg」膝襪縮水嚴重,襪筒長度縮減了15.2%,表現較差。 壓力超出應有水平 會致肌肉壞死 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表示,壓力襪多次洗滌後,穿著會變得「好緊、好難穿」,當壓力超出應有的水平,足踝承受壓力低於小腿,可能令血液積聚在小腿,增加靜脈曲張機會,嚴重或肌肉壞死。她又認為,產品供應商應訂明洗滌次數上限及正確清洗方式,及使用年期。 另外,消委會亦考察了標籤資料,有5款樣本的實際纖維成分與標示不符。同時,除「SLIMWALK」、「CAROLON」及「Healthy Hosiery」有提供足踝及小腿周長資料外,其餘並未有詳細的尺碼資料,「ofa bamberg」甚至未有提供壓力值。變相令消費者難以選擇適合的尺碼。 物理治療師:狀況較輕者應購買壓力值較小的壓力襪 消委會提醒,壓力襪並非越緊越好,若是選擇壓力過大的壓力襪會適得其反;另外消費者需以自己腿部尺寸選購產品。消委會並諮詢專家的意見,物理治療師魏志榮表示消費者需要應以狀況的嚴重程度及範圍選購壓力襪,建議下肢未有明顯靜脈曲張症狀的人士選擇壓力值為10至15mmHg的壓力襪。 另外消委會提醒有糖尿病、皮膚炎或其他血管疾病的患者及長者應諮詢醫生意見,否則有機會引致肌肉壞死。 部分廠商對是次測試作出回應。當中價格最貴,但綜合評分只有3分的「ofa bamberg」的代理商回應,廠商有定期進行品質檢測,並解釋已於產品說明書中提示用家小心使用乾衣機防止變形,今後則會將提示印在包裝盒上;綜合評分只有兩星半的「旅行家」代理商表示將會提交廠商根據BS661210標準進行的測試報告,證明產品符合聲稱數值。 醫生:若設計不妥當 穿了比不穿更糟 外科專科醫生謝卓華指,設計有問題的壓力襪,較緊的地方倒轉在腿部較上位置,可能是小腿位置,於是就像有條橡皮筋綁着腳部,造成止血帶效應,血液要去到心臟更困難,失去了壓力襪幫助血液循環的原意。如果因為壓力的設計不妥當,對血液循環造成壞影響,穿了比不穿更糟。 坊間不少瘦小腿瘦腳的壓力襪,這些大部分都是低壓力的壓力襪,壓力值一般不高,維持於15-20mmhg,對身體風險應很低,但相對地未必能有效瘦小腿。想穿高壓力值的壓力襪,最好詢問醫生意見,假如病人本身有其他血管問題,例如周邊血管阻塞、血管閉塞等,若在不知情下自己買壓力襪穿著,只會令腳部更不適。 醫生又指壓力襪多穿多洗,會鬆弛屬正常現象,建議長期穿著的人士,約半年更換一次壓力襪。

【消委會】壓力襪表現參差三款難預防靜脈曲張 Read More »

消委會:壓力襪原理

想瞭解壓力襪的原理和功效前,須先明白靜脈曲張的成因。人體靜脈的血壓較動脈低,若要把血液從下而上回流心臟,就需靠肌肉收縮才可將血液往上推。而靜脈內壁約每隔幾吋便有一對瓣膜,防止血液倒流。如果靜脈瓣膜的功能減弱或不能完全閉鎖,血液便會倒流,積在下肢,增加靜脈的壓力,令血管壁擴張,形成靜脈曲張。 壓力襪助血液回流心臟 壓力襪的設計是在腳踝建立最高支撐壓力,再順着腿部向上逐漸遞減。這種遞減式變化,可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至心臟,緩解或改善下肢靜脈和靜脈瓣膜所承受的壓力。 壓力襪提供從下而上遞減的壓力 壓力襪所提供的壓力必須平均分布,下緊上鬆,才能達到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向上回流至心臟的功效。根據英國標準BS661210建議,壓力襪在足踝部位所提供的壓力應該最高,達到100%,然後順着腿部向上遞減,小腿位置所提供的壓力應為足踝壓力的50%至85%;而在大腿位置所提供的壓力應為小腿的50%至85%。 壓力比例過高或影響血液回流效果 消委會測試市面10款預防性壓力襪,發現樣本間表現參差,當中3款型號小腿所提供的壓力為足踝的壓力的88.8%至90.4%,壓力比例不符合標準要求。壓力比例高於標準要求的上限(85%),代表小腿與足踝之間的壓力分別不大,或未能有效推動靜脈血液向上推進。 壓力比例太低 另外,當中1款型號,大腿位置的壓力只有小腿的35.3%,低於標準要求的下限(50%),即使靜脈血液能由小腿推至大腿,但由於大腿的壓力太低,未能有效促進靜脈回流。 提供足踝壓力不足致效用成疑 是次測試中,4款型號在足踝位置量得的平均壓力值與聲稱數值相差22.5%至49.9%,超出參考標準要求(差異不應超過20%)。表現最差的1款型號,小腿及大腿位置量得的平均壓力值,更分別較標示低43%及60%,實際效能成疑。 耐用程度勿掉以輕心 測試的全部樣本經反覆洗滌及晾乾50次後,均出現不同程度收縮,其中1款的襪筒長度縮減達15.2%;另1款的大腿壓力值更增加了40%,遠超出參考標準洗濯前後的差異不可超過15%的要求。壓力襪於洗濯後縮水或壓力增加未必會減低其效能,卻可能因襪變緊,而難於穿着或感到不舒適。更有1款洗濯後,小腿與足踝的壓力比例達108.6%,小腿的平均壓力值較足踝大,有機會產生「止血帶」效應,影響使用者的血液流動。 穿著壓力襪4大貼士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511期《選擇》月刊 (2019年5月15日)

消委會:壓力襪原理 Read More »

Shopping Cart
Scroll to Top